雖然想死,但卻成為醫生的我:徘徊在生死邊界的急診故事

「我曾經想過要去死。」

翻開本書的序言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句簡潔而極具衝擊力的告白。

本書的作者,南宮仁,在求學時代飽受憂鬱症之苦,他的腦海中常縈繞著各種結束生命的念頭。面對這樣的境況,南宮仁每個夜晚都將內心的「自殺計畫」化作文字。這種書寫過程是一種內在壓力的釋放,然而這些文字卻「總是像在田野中奮力丟出的迴旋鏢,遠遠的飛出去,卻又帶著想死的念頭重新飛回來」。在看似無盡的憂鬱中,南宮仁經歷著艱苦的挣扎,最終倖存了下來。

醫院多數時間屬於不幸的存在,而在那之中-急診室更是人間地獄化身。南宮仁曾在自殺的邊緣掙脫出來,選擇了急診醫學,希望能更近距離地觀察死亡(或者抗衡死亡)。這本書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,記錄了南宮仁在急診科的觀察日記。



自殺者,是急診室的大宗患者,急診室每天迎接著用各種方式自殺的人。

有一名曾在加護病房中沉睡了數日的自殺者,醒來後接受了精神科的評估,即將出院。出院前,這位病人輕輕地握住南宮仁的雙手,表達了對他的感謝和鼓勵。「謝謝醫生這麼照顧我,醫生以後也要打起精神加油喔!」這個細微的舉動讓南宮仁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和力量。

然而,僅僅過了短短兩個小時,救護車又送來了另一名病患。這位病患從七樓一躍而下,頭部受到嚴重創傷,生命已無法挽回。醫生只剩下宣告死亡的任務,當揭開遮蓋屍體的白布時,南宮仁驚覺… …那是他,就是剛剛兩個小時前握著他雙手、傳遞溫暖力量的那位病人。

(這段是本書第一篇:想死的渴望),作為整本書的開端故事。事實上,從一開始就能猜測到結局,但當讀到結局時,回想起自殺者在加護病房中的種種舉動,突然一股猛烈急促的難過湧上。這位病患以從容的神情和語氣,展現出生命中最出色的表演,順利地逃離了醫院,只為了只為了去死。「原來當尋死的渴望巨大到無法臆測的時候,反而看起來就好似想可望的活下去」。

 


在書中,我們可以讀到許多故事。有人曾經抱著必死的決心,向自己砍了數十刀,但卻奇蹟似地生存下來;也有人在生死邊緣苦苦掙扎,最終仍無法抵擋死神的召喚;還有癌末患者,正在前往醫院接受安寧治療的路上,卻意外撞死了無辜的路人;還有試圖跳軌求死未能如願,而僅失去雙腿、陷入更深層悲慘處境的人… …一個又一個的故事,述說著雖然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,但生命的發展,時常是一個「連想都沒有想過的結論」。在這樣的不可預測的現實中,南宮仁醫生或許理解到了「生的意義」-坦然地接受生命中的每一個偶然。

雖然想死,但卻成為醫生的我:徘徊在生死邊界的急診故事
>>試閱\購書由此去

 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韓國文學 書本
    全站熱搜

    zea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